以红船精神铸魂,以个性定制赋能,以资源驱动实践,以证书导向促行。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创新构建“双线融合、个性定制、资源驱动、证书导向”四位一体的“南湖证书”育人体系,系统推进“四建”协同育人工程。
为推动“南湖证书”育人体系落细落实,学院积极探索“行为养成+艺术浸润”融合模式,将证书导向的育人要求转化为可感、可触、可参与的实践载体。近日,学院师生自导自演的话剧《启航》成功展演,成为“南湖证书”涵育学风建设的生动注脚。
一、创新载体:以师生共演话剧推动“南湖证书”育人要求具象化
为破解学风建设中“说教多、体验少”的难题,学院结合学生特点将“南湖证书”中“学、思、践、悟”等核心素养,转化为沉浸式艺术实践。学院组织师生共同创排话剧《启航》,以“红色文化”为魂,以“青春成长”为线,把“南湖证书”育人导向目标融入剧本创作、角色塑造与舞台呈现全过程。通过“演中学、学中悟”,让抽象的育人理念变得可感、可亲、可践行。
二、过程育人:在排练磨砺中实现行为习惯养成
排练历时两个多月,学生们面临课业压力、台词记忆、团队协作等多重挑战,有人曾因挫折想放弃,但在导师引导和同伴鼓励下坚持到底。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“行为训练”—守时排练培养纪律意识,反复打磨锤炼专注品质,角色代入激发责任担当。正如参演学生王博衍所言:“以前不敢发言,现在站在台上都不怕了。”其父母全程观看了演出,欣喜于孩子在表达能力、责任意识和学习主动性上的显著进步,并专程向学院表达诚挚感谢。
三、成效显现:构建“学思践悟”涵育的学风新生态
展演当晚,全场掌声雷动。许多学生感慨:“排练时流的汗,最后都变成了心里的光。”这种“沉浸式+共创式”的育人实践,让“南湖证书”所倡导的勤学、笃行、担当、自律等品质,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自觉。话剧成功展演不仅是一场艺术呈现,更成为“南湖证书”行为养成成效的集中展示。学生在共情共鸣中内化价值,在集体行动中强化规范,优良学风从“制度约束”转向“自觉践行”,初步构建起“以文化人、以美育人、以行塑人”的涵育生态。
此次话剧展演是学院“涵育生态学风,提升行为养成品质”的创新举措之一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把“南湖证书”融入专业发展、校园文化与日常管理,推动学风建设从“制度约束”走向“价值自觉”,实现育人于无声、成才于无形。